問:如何不那麼介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答:這個問題絕大部份的人都會很在乎,而且心情跟反應會根據聽到的回響有所變化。從很介意到慢慢不介意,或是沒甚麼感覺,肯定需要鍛煉的。因為這方面的鍛煉跟思想和情商(EQ)有很大關係。
從思想和心理上做好準備:
首先,在思想上你必須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就是無論甚麼情況都要接受別人的批評。因為我們沒法控制別人怎樣評價我們,只要你抱著批評是平常事的心態,讚美和意料之外的正面評價是Bonus,這樣你每次面對相關眼光和評價時,你的心裡已經做好準備,時間久了你便不覺得是甚麼一回事。
認識我們的保護機制:
方法是,先把最不樂觀的做好心理準備,把樂觀的當成Bonus部份。我們為甚麼面對不了別人未知的眼光和評價? 在未經鍛煉的前題下,因為我們心理上有自我保護的機制,若我們遇到心靈衝擊、不幸、或其他不愉快的事物等發生時,會自然地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以避免一切對心靈的傷害。這種保護機制,包括:視而不見;裝作聽不見;感到尷尬;選擇逃避等等。就好像有些人聽到不中聽的話會大動肝火,各種的不如意可能導致朋友關係的破裂,甚至會跟你反駁對著幹。主要原因是受者被正中心懷逃避或不敢面對的問題,一但被別人指出了,不是反抗、情緒失控,較可能會慢慢消失逃避,而且通常會帶有一種尷尬的感覺。
刻意對抗舊有的抗拒感:
當你認識到大部份情況下我們對眼光和評價的反應方式,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調整你的思想,這些框架是需要先從認知中確立下來,然後在生活中刻意對抗舊有的抗拒感。所以要對症下藥,必須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做好準備。一開始心裡的介意肯定會比較難過,但要克服這個過程你是必須正視真實的自己是否真的存在這些負面評價。有很多人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有甚麼問題,甚至是清楚知道自己有問題,但偏偏裝傻一直犯。若你要鍛煉好這種平常心看待別人眼光和評價,你必須要接受自己不是完美,肯定有自己看不清楚真實自己的時候。對批評的看待應該是,它幫助你成長,變得更好更接近完美。只要你能把眼光和評價給予正面的思想準備,基本上只要多一點時間你便會習慣。因此,對自己有所了解,也是助你日後判斷那些眼光和評價是否正確的一道最強防線。
經歷是一種養分助你明辨是非:
在生活經歷中刻意去嘗試新的接受方式,會讓你更容易接受一切的不如意。雖然這不是一種會令你痲木的方法,但這是對你的接受程度有正面的提升。因為經歷是一種養分助你明辨是非,它能有助你建立對自己的自信和了解。日後的生活中一定會有著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甚至有很多不被看好或負面的評價,但只有你對自己的了解和清晰的思想方向,你才能夠判斷被批判的訊息是否一種問題。有一種情況是,思想前衛的人往往都不被傳統大眾接受,卻受著各種的負面評價和討厭的眼光。若這種堅持是正確,明白自己所走的路,他日證明了這種前衛是多麼的不一樣,那份過去的評價和負面眼光隨即會不當一回事,走的路往後便會更有層次更有明確的方向。
分享我一點的過去:
從小到大的我曾經是一個特別介懷別人眼光和評價的人,對於讚賞會特別樂意聽取,但任何評價或眼光我都會有深刻印象,甚至寧願裝傻來選擇逃避一切會令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這種過程在我的成長發展中也佔有超過十多年的時間,直到會考後思想開始變得不一樣,思想領域逐漸開啟後,從各式各樣的經歷中經歷眾多不如意和挑戰。從中悟出了面對逆流眼光和評價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思想調整。過去沒有人或書本會特別教導這些方面,但慶幸的是我花上很多時間去用情境尋找調整的方法。到了今天,我幾乎可以完全掌控思想調整的竅門了。其實每個人的反應和接受程度雖然不同,但核心裡的反應方式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層次上的差距,也就是情商(EQ)的水平分別。
最後,希望從中你能明白到,順境有順境的好處,但逆境是鍛鍊我們心智的最佳養分,這些養分決定了我們一個人未來的高度和層次。生活的現實是書本上學習不了的,只有我們有意識地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和現實,你才能夠在順逆境中調整思想去改變自己,甚至影響別人。
共勉之!
以上建議及意見實屬本人的見解
李子楓
勵志教育青年基金(InspireHK) 創辦人及主席
(圖片來源:互聯網)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