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職業選擇過程中,總有一些跟自己意見非常不一樣的家人想要來干涉,想迫使你去做違背自己意願但對他們有利的選擇,若不是自己的親屬,真的非常想跟這些人斷交,但由於是親人又不忍做得如此決絕。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能避開這些家人的干擾,冷靜得來做出選擇呢?
答: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總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出現,反而沒想像過正在博士研究生階段的你會碰上,一般這種事會發生在高中年代或初中選學校時比較多。親朋戚友加插意見也正常不過了,可惜有些舉棋不定的人很容易受到影響,要學懂先參考後判斷。真心和私心之間,只是一字之差,我可以先分開兩部份,思考的角度看闊一點,多訓練一下代入不同人和情境裡,最後才做一個決定,而且有方法會給你參考的。
個人方面:
你想選擇的職業在市場上前景究竟是怎樣?
你選擇的職業發展是否你熱愛的?
晉升或發展機會與現實是否與你所了解的有落差?
除了這方向的職業選擇,還有沒有其他?
你未來的目標是甚麼? 如選擇你的決定,是否更接近達成的可能?
你的父母有甚麼期望或建議選擇?
你的選擇與親戚力推的選擇,現實來看那一種發展潛力較大?
你想堅持自己的選擇嗎? 日後會否因為現實問題而有所動搖嗎?
對方方面:
你的選擇與親戚的利益對日後有甚麼關聯?
利益以外,親戚想你選擇的,對你日後發展有沒有其他幫助?
能不能分辨出親戚是為你著想還是為他們自己而打算的分別?
我們先了解不同人的期望和選擇,再看看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客觀一點找出一個較中庸的答案作最終決定。因為人也長大了,不能一意孤行去做決定,當你不想得失其他親戚,也要用一些手法去處理這種事情,否則未來幾年的關係也會弄得比較緊張,而且對你的態度和印象也會不正面。當然做了決定後不會沒有風險的存在,但最少你必須要清楚每個部份,對自己的選擇負了責任就可以。畢竟親戚的好意不排除有關心的成份,存不存在誤解就要看你們之間的溝通是怎樣。
相類似的情況:
本人多年來也面對過親朋戚友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情況。當他們不明白,並用傳統思維去思考的時候,自己所做的基本上很難會得到認同,除非變得大富大貴,否則這種干涉的情況是無休止的。本人多年來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吵要鬧肯定以前在過程中發生過,最重要是父母的諒解,而且個人心態上要有很大轉變。例如我自己,覺得自己選擇是對的,就去堅持,那怕多麽不被看好,也相信自己的判斷和遠見,就算有天是錯的,也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是自己的決定。當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後,依然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那就無謂爭辯下去,慢慢把成果做出來就好。寧願保持一定距離,也不被他們的說話所影響,既然大家身處的環境,眼界不同,只要不是犯法的,就去做自己熱愛的職業。別輕易被打倒,最重要都是父母的諒解和支持,不要把人生交託別人,自己人生,自己決定。
參考方法:
收起你的不願意,跟他們談談,了解他們的想法 (表示你的願意而非反感)
盡量問他們多一點問題 (收集資訊和他們的真正想法,只要資訊足夠便可以開始做判斷)
學會從別人口中了解對方的想法和目的 (減少偏見,客觀討論)
對著親戚的進迫,冷靜是必須,化解你的不願意是重點,虛心聆聽,終決在於自己。
資訊充足後可以寧願不理,也不要事前甚麼都不做。
此做法是讓他們覺得你願意聆聽而非反感,要處理好一段衝突或關係,爭論是必然會在過程中出現,既然你的問題中道出了不想做得那麼決絕,自然需要個人調節一下心態去應付這種情況。最後做決定的人是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也是你。既然顧及親朋戚友的關係,而你已經有心中的選擇,不妨用心一點去了解、發問、再發問,然後思考一下會否有自己忽略了的思考盲點。
如果到最後你一意孤行而不理會那些你介懷的親戚,他們的反應相信會比上面的做法會有更不一樣的結局。最少你願意走出一步,好比關上各自的大門隔空發表意見為妙。
作為一個成年人,選擇前一定要搜集好新聞訊息、行業情報、發展出路等資料,同時在別人口中獲得更多資訊以便判斷是非常重要,相信你會明白的。
若有其他不明白地方需指導,歡迎再向我提出。
李子楓
勵志教育青年基金(InspireHK)創辦人及主席
(圖片來源:互聯網)